Search

花蓮文創園區可思考轉型為『東岸具特色的親子藝文教育發展園區』

在傳統的升學體制...

  • Share this:

花蓮文創園區可思考轉型為『東岸具特色的親子藝文教育發展園區』

在傳統的升學體制下,台灣藝文教育培養長期不足,藝術創作象徵著培養國民的創造力思維,在過往傳統教育體制下,鮮少有機會讓學生提升創造力,事實證明,在西歐、北歐等先進國家的教育體系非常注重國民創造力培養,相關的人類發展指數以及國民教育素質也於世界前列。

美感如何從小培養?

隸屬法國文化部的國家機構─龐畢度中心兒童藝廊,從1977年開館以來,關注法國國民藝術教育培養已經將近半個世紀,該單位除了提出許多親子共學工作坊,甚至有專為一歲以上的孩子規劃的美感提升工作坊。

法國龐畢度中心兒童藝廊在規劃兒童美學啟蒙內容(工作坊、藝文教育課綱內容)時,必定會考量做出能讓學童與家長共同參與的內容,最重要的是,他們會邀請當代藝術家一起構思,透過互動節目或裝置,讓孩子在過程中扮演主要角色。

花蓮縣文創園區主管機關為文化部,建議可思考從中央的格局著手,將花蓮文創園區轉型為台灣東部重要的一個親子藝文教育發展園區。

園區本身硬體設計在保留現有文物建築的相關法規原則下,可邀請當代藝術家結合孩童遊樂設施設計,讓孩童於玩耍設施中增進五種感官的美學互動體驗,軟體的部分可以與廠商合作大量舉辦親子共學藝文課程,同時作為藝文教育課綱研發中心,一但有相關藝文教育課綱成果實踐出爐,即可輻射延伸東岸地區中小學作為藝文教學課綱參考,讓第一線的中小學老師可以馬上參照模組結合本校資源執行教學。

花蓮縣文創園區如能轉型為『東岸具特色的親子藝文教育發展園區』,可同步透過專案結合東華大學教育相關科系、慈濟大學教育相關科系等產官學資源,研發當代社會中關於藝文教育的課程模組,為東岸藝文教育注入一道活水,同時透過實際作為,回補台灣長期缺乏藝文教育的社會現象!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「六帶」就是自然生態保育帶、東海岸觀光帶、都市發展中心帶、產業居住帶、教育科技帶、觀光休閒農業帶,「一路」意指蘇花高速公路銜接花東高速公路,如此花蓮才能全方位發展開來。
View all posts